從生活中教育,在社區中成長

by 呂佳旻

已經好多年,幼兒照顧現場的行銷口號「不要輸在起跑點」,在市場行銷的手段下,許多家長焦慮著無法給孩子最好,擔心孩子在學習上會否成就不彰,比較著自己給的資源是不是不夠多。

重慶幼兒園主題:上街買東西!老師帶著孩子擔任家庭小幫手幫忙買家庭必需品,並討論購的價值觀。重慶非營利幼兒園提供

重慶非營利幼兒園在抽籤日前,會有許多家庭報名園所參觀。從家庭來的次數與人數,就能看出家長們對孩子教養環境的重視,而爺奶一同來參觀的也是所在多有。常常,參觀時就會聽到有人問:「什麼時候會教ㄅ、ㄆ、ㄇ?」、「這邊有沒有教英文啊?」、「會不會教拿筆寫字啊?」、「有教算數嗎?」,從家長的提問可以發現,整個社會對學習的看法,都緊緊圍繞在「讀、寫、算」,這些偏重知識性發展的學習。

溝通、思考、表達的能力,更勝記憶背誦的填鴨

重慶非營利幼兒園的新生家長座談會,往往在開學後的一個月時舉辦,這一天,園長的簡報上秀出「請定期幫孩子修剪指甲」這樣的字串,並且加粗、畫底線。簡報顯現時,園長莞爾而笑,帶著爽朗的聲音說明,這不僅是避免藏污納垢的衛生問題,更是孩子學習的階段,的確會出現因溝通不順暢,而導致用身體進行原始解決問題的方式出現!家長第一時間呈現出驚呼的神態,畢竟「抓傷人」、或「被抓傷」,都不是家長想見到的相處狀況。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毫無爭執,如同已成為大人的你我,在生活上,也多多少少都會面臨,只是我們已經學會了不同的溝通方法,而他們尚在培養溝通表達能力的階段。倘若這樣的狀況無可避免,「剪指甲」當然就是降低傷害程度的方法之一,而從正向的角度來看,爭議的發生,也是人際互動的學習的開始,老師會藉以培養孩子思考事件的問題,並協助尋找合宜的溝通及表達的方法。

園長讓家長想想自己在職場上,覺得什麼樣的能力是更重要的?相較於能夠背誦出詩詞歌賦或英文長句,有合宜的方式抒發自身情緒,用妥善的方法表達己見、溝通想法,是否更能在職場略勝一籌?

生活中的各種人際互動,豈不就是最好的學習素材!

看見孩子能力的展現,翻轉分數競爭的思維

翻轉教育並不容易,因為要緩解家長的焦慮,也總要讓他們有所看見。園所為此將家長日與幼兒課程做結合,讓家長跟著孩子一同在園所學習,同時觀察及體會幼兒在園所的學習歷程,也希望能帶著家長一同感受我們共同居住的社區,有哪些未被察覺的變化:人孔蓋樣式的改變、社區餐飲小吃店的變動、理髮廳到髮廊及柑仔店到便利店等的變化。

社區課程,當然不僅是走進街道四處看看而已,更細微的生活變動,就要仰賴孩子深入店內,以訪查老闆的形式,進行深度的觀察,進一步回到園內,提出自身的感受,交換同學間彼此的看法。位在臺北市大同區的重慶,就有一個這樣的主題課程:「大龍峒的新舊商店」,藉由孩子的視角,觀察鄰近社區新舊店家的變化,對孩子來說,原本外觀上燈光昏暗,讓人心生膽怯的柑仔店,在實際接觸溝通後,卻比明亮的便利商店多了更多的人情味。

帶著一群孩子走進社區並不是輕鬆的事,這樣的過程雖讓家長看見孩子能力的展現,但也讓家長「深刻」體會到照顧現場的實戰情況,而更能同理現場老師的專業及辛勞。家長也在過程中,透過孩子的視野,看見與自己眼中不同的社區樣貌,更驚嘆於,原來孩子比自己更能欣賞社區的樣貌,並能將其觀察及觀點,清楚的表述與同儕及家人分享。

或許是孩子視野的高度,或是孩子對生活周遭關注的程度,但這一發現,倒也讓家長感嘆自己工作及生活的忙碌,似乎都忘記關注生活周遭的事物。在看見孩子能力展現的過程中,也才警覺著市場行銷填鴨式的學習,反倒不如讓孩子有觀察、參與及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來得重要。

當孩子願意觀察、思考,並進一步提出討論,一旦建立起這樣的習慣,有多少難解的問題都有被解決的可能!畢竟,我們的孩子面對的是更為快速改變的社會環境,培養孩子觀察、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互動、溝通的能力,才能迎接變動世界的挑戰。

(作者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研究發展部專員)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