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成家書籍】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

by 江胤芝

作 者:艾瑞克.克林南柏格(Eric Klinenberg)
譯 者:洪世民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定價:330元

導讀文章

《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封面。網路截圖
《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封面。網路截圖

翻開報章雜誌,每每出現獨居者的新聞,總免不了在標題點出「獨居老人」、「低收入戶」、「孤單」等詞彙,或連結到各種身體的、心理的創傷與病痛,相對於群居家庭而言,獨居總是蒙上一層脆弱、未受保護與照料、缺乏社交的晦暗形象,甚至不被認可為一個完整的「家庭」。

其實,獨居並非一種恆常的狀態,在全球運輸科技的革新之後,許多人或親歷或至少聽聞過身邊的朋友,都有遠赴異鄉求學、工作的獨居經驗。而伴隨著女權運動的洗禮,「婚姻」不再是人生中必然的選項。有人選擇與三五好友同居生活,相伴、相扶持;有人在經歷了婚姻的創痛後,選擇獨自生活,展開生命第二春;也有人不願為了不盡理想的伴侶,犧牲自己的事業或生活方式,享受全然獨佔、自由的居住空間;更有人豢養一窩毛小孩,視牠們為家人那般盡心看照、情感相依。一個人也可以是完整的存在,而不必覺得有所欠缺。

我認識的一位女性長輩,單親扶養女兒,後來女兒到其他城市求學,她因而開始學習獨自生活。雖然有某些不方便的時刻,例如一個人做飯菜,如果希望菜色豐富一點可能又要擔心菜買太多會過期。不過大多數時刻,她是感到自在、輕鬆的,相對於同輩的朋友,她不用看照年長的公婆,小孩也到了獨立自主的年紀,她可以規劃自己規律的作息,運動、買菜、休閒,每個月定期做健康檢查,或學習新事物、自我成長的時間,更收穫匪淺的,也許是那些真實面對自己的時刻,當中有艱辛、也有許多體悟與學習,成為她生命中思索與療癒的獨特時光。但親近的鄰人難免閒言閒語,自以為熟稔地叫她「獨居老人」,甚至昭告天下,讓她在困窘、失望之外,也嚴正告知對方這種行徑的不良影響,不單是話語間流露的嘲諷意味(雖然並非惡意的)讓人感到不舒服,更憂慮的是獨居女性身分引人側目,有人身安全的考量。

好在終於有一本書,可以全面細緻地探究獨居議題,打破獨居就是孤獨終老、沒有生活保障、性格乖僻等刻板形象。獨居可以是一種嶄新的生活型態,尤其在注重社會福利的北歐國家蔚為盛行,有高達40-45%的獨居戶數,甚至被視為一種優雅、成熟且學習自主的人生歷程。

在千百年的歷史更迭中,因應不同時空的文化、政治、經濟背景,早已累積眾多「家庭形式的實驗」,然而無論身處於哪個時代,不合於眾人之流的總被視為異類,排除在婚姻、家庭的神聖保護圈之外。前陣子,多元成家的議題在台灣延燒不絕,開啟我們思考家庭所扮演的社會意義與價值,在各種想法的碰撞、激盪之間,尚有一群小眾的聲音幾乎被淹沒,他們質問大家在談論的法律權利、社會福利,是否不應該經由婚姻或家庭的鞏固來取得?因為還有一些人根本就沒有社會或經濟條件成家,或自願選擇不成家。也許有人會說,是他們能力不夠、是他們自己選擇這樣的生活。但身為民主社會的「公民」,每個認真踏實地在這塊土地工作、生活、納稅的人,都該擁有選擇的自由,與生命重大階段(例如醫療手術、死亡繼承等)的決定權,而不該交予無限賦權的家庭來管束。

更甚者,消融家庭/不家庭/一人家庭之間隱然的階級界線,也許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最實際的生存保障。當一個國家過度賦權婚姻、家庭價值,時常會導致社會福利發展的阻礙,例如幼兒、老年、疾病的照護往往就成為家庭中女性的責任,取代了國家應當擔負的社會照顧責任。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難保不會經歷失業、失婚,自己或親人的重大意外或死亡,無論個人心中怎麼衡量婚姻、家庭的價值,營造一個更平等、友善,可以為自己的生命作主,鰥寡孤獨皆宜居的社會,也是一種投資自我生涯、保障未來,亦滋養他人生命的選擇!

(作者為女書店企畫)

👉瀏覽1998~2013網讀讀書會主題書、繪本及電影導讀內容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