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小車要跑去哪裡?

by 羅美音

有一天我拆了一台太陽能小車,拆掉所有螺絲之後,看到裡面只是簡單的馬達與齒輪,一點奧祕都沒有,恍然大悟「凡物皆可拆」的道理。

能源教育需要開發更多的素材。羅美音提供

此後當我看到教做太陽能小車的課程,看著那些成品或是套件,我都會自問到,這類的教學,是把小車當做成品來教呢?還是把它拆光光,學到的會更多呢?這兩種作法哪一種符合能源教育的精神呢?

越來越多人在教太陽能的時候,會拿太陽能小車來做教材,坊間也有越來越多樣的、現成的「綠能」教材與玩具。然而「能源教育要怎麼教」?卻沒有因為選項變多而變得更清楚。

思考學習再生能源的目標

世界各地許多人正在學習能源,尤其是再生能源,他們學習的目標是什麼呢?對第三世界的人來說,這個問題最容易回答,學會再生能源的應用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種種無解的難題。譬如說他們居住的地方,電力是奢侈品,只有富人才用得起,或者不是奢侈品,卻是常常停電,因為電力公司內部很黑暗。又或者住在偏遠地區,電力根本不可能連接到你的部落。

所以再生能源賦予他們新的能力,不用等到國家機器上軌道,不用看有權勢的人的臉色,自己就可以上手的新能力,譬如說,有了太陽能板,就能給手機充電,生活從此大不同。

然而我們學習再生能源的目標是什麼呢?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可用的情況下,我們並不需要額外找尋新的解法,因此當我們談到再生能源的時候,少有談到生活面的應用(即使有也像是裝飾品般)。我們可以談願景的方式談論再生能源,然而這個願景如何達到呢?

在美國的研究指出,教育是解決未來能源問題之有利因素,是開發出永續能源體系之潛在工具,需從K-12教育開始精熟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以便符合能源科技發展之人力需求(註一)。

因而他們也反省到,現有的教育能否培養出這樣的人力?於是許多教育人士意識到改變的必要。美國的教室裡、教室外(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有了許多改變。

自造者運動融入能源教育

有個趨勢值得關注,那就是自造者運動(註二)對教育的啟發。其中,「tinkering」這個詞彙越來越常被提到。這個詞的原意有著修修補補、東拼西湊的意思。但現在卻有了新的詮釋。Gever Tulley成立了「tinkering school」,學校的座右銘是 「think, make, tinker(思考,試做,修弄)」。

這句話道出了幾個面向,一是思考問題的解法並且透過手做去解決問題,二是試做出來之後,愛不釋手,不斷的把玩與修弄,在這樣自得其樂的過程中,經驗不斷的延展、整合、再探索,於是學習永不會有個明確的句點。

以太陽能小車為例,如果學生們看到小車在太陽下跑一跑,然後就束之高閣,那麼學習就畫下了句點。舊金山的探索博物館(Exploratorium)看到這一點,所以他們不做太陽能小車,而是做太陽能跳跳蟲,跳跳蟲一邊跳還會一邊留下痕跡,你可以這裡改一點那裡改一點的讓跳跳蟲每次跳出不同的花樣,永遠有新鮮事。

這樣的教材或許很容易仿製,畢竟新奇有趣的玩意兒總是容易流傳。有趣很重要,同樣是倡議「tinkering」的教育家Gary Stager就說:「作為一個關注教育創新者,我不只是因為 『tinkering』有趣而倡導它,這個理論的核心在於,讓孩童透過親手手做學習,因為這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註三)。」有趣的事物容易模仿它的皮毛,但要發掘內涵的教育哲學卻只有透過「教學作為學習(to teach is to learn)」的過程才能逐漸領略。

「Tinkering school」的另一個座右銘是「萬物皆有趣(Everything is interesting)」。但他們也強調對於學習主題的選取花了很大的心思,選了一個好的主題,在一開始它寧可像一棵種子而不是一把大傘,大傘在一開始就包羅萬象,但是種子一開始看似很小(就像孩童對一個主題始於有限的認知),卻能逐漸開展。因此一個好的主題能讓五歲的孩子第一時間就抓住它的意思,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深入了解它,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能把它推而廣之(註四)。

能源教育對第三世界國家來說,就是生活的契機,但是對我們來說卻是一個重新反思教育與學習的機會。生活中用電普及與便利,不代表一切發展已畫下句點,我們仍可以一而再的創造更多的選項,這需要透過教育啟發與探索更多的智慧。

註一:
Loutfallah Georges Chedid, “Energy, Society, and Education, with Emphasis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olicy for K-12”,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Volume 14, Number 1, March 2005 ISSN 1059-0145

註二:參考書籍

註三:Gary Stager全文

註四:THE ARC

了解美音更多的綠能行動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