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掌握空間「in」起來

by cookie

最近常聽老媽談到她身邊的女性朋友很想離婚,把老公趕出去。老媽聽到這樣的說法,總是勸對方都過了這麼多年了,要離早離了,幹嘛在已經步入晚年的階段,才來談這個問題。我知道老媽表面上是跟我聊一個現象,但實際上她是想聽我的看法,我看看老媽然後問她:「你問我喔?要是我,我就會啊,離就離,誰怕誰啊,反正小孩也養大了,階段性任務完成,幹嘛還要把自己困在這種爛婚姻狀況中啊?」老媽楞了一下,一付那種「啊?你們年輕人說的什麼啊!」的表情看著我。

我知道對於老媽那一輩的女人來說,婚姻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人生必經的歷程,在婚姻中所有承受的苦難,都必須自己去化解,自己去承擔,沒有辦法傾吐太多的埋怨,除非不得已,絕對不會想到以「離婚」來處理婚姻或生命中的困境。所以,對他們而言「離婚」必然是有一方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或者是真的有非常難以一起生活的重大理由,否則他們還是會待在這段關係中,繼續地咬牙忍受,繼續地遭受磨難,所以聽到我這種「不爽就離婚」的論調,她們往往會認為太過辛辣,無法承受。

台大城鄉所畢恆達教授曾針對女人擁有的空間進行研究且發表文章,在文中畢恆達提到大多數的家庭空間分配的狀況是:一定會有客廳,那是具備社會展示性的空間,再來是夫妻和孩子的臥室,如果還有多餘的空間可以做為書房,使用的順序大多是以男主人為主,而女主人頂多享有臥室中的梳妝台,多數是不可能和先生共用書房的,更別談專屬的空間了,如果女人要看書或者寫字,頂多只能運用餐廳的桌子,有的甚至會擠到廚房裡面,想辦法擺著檯子寫字。

這樣的家庭空間分佈似乎蘊含著家庭中的權力分配,男人有清楚的使用者角色,及掌握一家權力核心的社會意義,孩子也有自己清楚的生活空間,做為家庭繁衍後代功能的清楚呈現,唯獨女人是撿拾剩下來的部分,象徵著被家中其他權力的擠壓。甚至在夫妻有爭執時,妻子多半選擇離家來宣洩自己的情緒,而無法將家當成真正的「避風港」。這樣的狀況在畢恆達的眼裡,認為呈現的是:女人在家裡是無法獨立的,女人是負責家務,女人是無法擁有空間的正當性。

在我家,因為老爸在外經商,姊妹也離家,即便家裡早變成我和老媽的女人世界,但在主觀意識上,老爸還是這個家的主人。只不過,我這個成年又未結婚,卻擁有一個大房間的女兒,卻可以常對著女性友人宣傳:「沒結婚的跟爸媽吵架的,結婚的和先生不合的,只要不嫌棄,通通都可以來我房間窩」。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朋友使用過這個功能,不過這樣的舉動,的確讓我在好友心中成為可以期待的一股支持的力量,當然,也用這個行動宣示我在家裡的「部分自主權」(因為不能帶男人回來)。只不過,這種叫人到我家住的行為,通常只會出現在我展示同性的江湖義氣時……

那天,老媽拿著電話筒,不斷地勸說電話那端的朋友,要心平氣和,要好好溝通,既然已經結了三十年的婚,何必在這個時候提離婚呢?老媽苦口婆心地勸著,但對方仍舊沒有要結束話題掛電話的意思。可是,老媽突然話鋒一轉,音量轉大,口氣豪邁地說:「這樣好了,既然妳看他不順眼,妳也別跟他吵,浪費力氣,要不,趕他出去,或者乾脆!妳來我家住,省得看見!」話一說完,不到三十秒,老媽得意地笑,然後結束了話題,掛下了電話筒。而我有點訝異,沒想到,我的老媽居然說出這種「江湖用語」!

其實不論是我會談的對象,還是親朋好友圈子裡,已經看見這樣的女性空間及權力弱勢狀態,多半隨著孩子的成長,遠離家庭時產生變化。家中權力的掌握開始轉到女人的身上,女人開始變成空間的支配者跟使用者,女人可以決定電視的頻道;家裡的擺設;甚至空間的規劃與使用,更進一步的時候,還可以畫出自己的領域,切斷與配偶的生活關連,讓自己成為獨立的個體,最後掌握自己的自主性。所以即便法律上的婚姻關係仍然存在,但實際上早就已經是獨立的個體了。

當我詢問這些老年婦女對於這樣狀態的描述,她們倒是口徑一致地認為,把另一半趕出自己的地盤,就是現階段最大的成就了,也是她們不悖離傳統觀念而可以處理婚姻狀態的最好方式了。

想到這裡,坐在客廳的我突然發現:原來,這群老年又傳統的婦女,不會真的像年輕的一輩嚷著離婚,就真的結束婚姻關係,但是他們找到有創意且實際的行動,居然是在接近晚年的階段,大聲地宣揚要「趕」先生出去,讓「趕」這個動作比「離婚」更具意義,且更具正當性。也就是說依舊能夠在她們的價值觀下,找到脫離婚姻關係的溫和模式,跟具體行動,這在我看來,真的是她們的一大創舉喔,因為空間就是權力,女人掌握空間,就是掌握權力的起點!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