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向歷史悲劇控訴的詩人


  小說與詩往往是最具歷史感的文學形式,考察日據時代的臺灣作家,便會 發現有須多作家,雖然置身於異族思想的的箝制下,依然以如椽的巨筆,對歷 史的悲劇提出控訴,寫下臺灣人民的悽慘遭遇。詩人楊華便是這種典型。楊華 生於貧苦家庭,一生潦倒。但他一直不曾中斷新詩創作。他的新詩多以小詩的 形式展現,內容敘述在異族統治下臺灣人民的命運,以及帝國主義下資本家對 大眾的凌虐,即能掌握社會現實社會的苦難情景。他也從事小說創作,但僅見 〈一個勞動者的死〉及〈薄命〉。這兩篇小說頗能反映楊華生前的影子,因為 小說的主人翁最後都無法擺脫命運的悲劇,走向死亡的途徑。一九三六年,貧 病交迫的楊華,在生活陷入絕境的情況下,懸梁自盡。年僅三十歲。

年表

紀年 事蹟
1906 生於屏東,本名楊顯達。
1907-25 從小體弱多病。漢學底子來自刻苦自修。爾後以任教私塾維生。
1926 以「器人」為筆名,作詩應徵「臺灣民報」之徵選。
1927 以〈小詩〉獲選第二名,〈燈光〉獲選第七名。二月,因治安維持法 違犯事件,被捕入獄,監禁於台南。獄中作詩五十三首,定名為《黑 潮集》。
1932 一月,作五十二首詩,定名《心弦》。一月十五日,作〈女工悲曲〉 一詩。二月,以「楊花」為筆名,作〈秋贈給我的〉四首詩於「臺灣 民報」。同年三月至九月,《心弦》五十二首發表於「南音」。並陸 續作詩發表於「臺灣新民報」。
1933 六月,開始作《晨光集》詩篇。
1934 〈燕子去了後的秋光〉載於「臺灣文藝」。七月,《晨光集》完成, 共有小詩五十九首,並從十二月至翌年五月連載於「臺灣文藝」。十 一月,完成第一篇小說〈一個勞動者的死〉。
1935 完成小說〈薄命〉,載於「臺灣文藝」二卷三號。〈一個勞動者的死 〉載於「臺灣文藝」二卷二號。〈女工悲曲〉(詩)載於「臺灣文藝 」二卷七號。
1936 小說〈薄命〉被選為《朝鮮臺灣短篇集——山靈》,由中國人胡 風翻譯,在上海出版。貧病交迫。五月,楊逵主編的「臺灣新文學」 登出楊華亟待救援的募款啟事。但仍音肺病無錢就醫,五月卅日在家 懸梁自盡。


主要著作:

介紹與研究:

開拓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last updated:1996.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