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 Yahoo! 奇摩部落格和無名小站,陪伴許多人走過青春,也是許多 NGO 伙伴開始使用網路部落格的首選。由於 Yahoo! 收購輕網誌 Tumblr 之後,基於整體經營的考量,決定關掉這兩個服務(公告:Yahoo!奇摩部落格、無名小站 )。不過大家不用驚慌,遵照指示下載正確的備份檔格式、選好接下來要使用的新部落格服務,所有的資料與部落格經營,仍可一切如常。
Tags: 數位新知
我們理解,在這個體制社會文化裡常常型塑出強弱之分,強者自然而然擁有更多的機會,也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是,我們發現陷在人踩著人爬上去的循環中,只會讓人越來越卑微,自以為擁有的越多,就會越快樂!我們真真切切的看見,有些夥伴即使每天在手工皂組裡,只能分擔善後清洗的任務,但她也是十分珍惜把握這樣的機會,緩緩的把這個任務給做到最好!即使,她擁有的不多,但我們卻看見她擁有了我們世俗所欠缺單純的快樂!只是要有個機會可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即便對許多人只是舉手之勞,一瞬間的事情,但那個機會都是不容易擁有。
我們在這四年多的時間下來,關係捲動後也開始這些機會中漸漸地轉化,原本家裡邊緊繃對峙的衝突關係,只能透過無奈的肢體強制與暴力禁制來使人順從;可是,當同心圓撐住了一段關係的時間與空間後,我們的夥伴即使掉入暴力強制的循環當中時,就算夥伴們不太會使用言語來表達,她也不再是一個人獨自面對,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相互的擁抱、安慰、支持,得到情感的抒發,漸漸的家屬能夠鬆一口氣,我們的夥伴們也能夠有個出口,關係得以緩衝、情感得以釋放,我們深度的理解提供這個參與的機會,永遠不是表象做出手工皂或是中餐、農耕的產品那麼簡單,而是一種關係與情感上相互依附的延伸與更綿密的擴散捲動。(全文)
身心障礙者,他的障礙其實來自與社會的互動,而不是個人,藉著改善個人與環境的關係障礙是可以消除的,「蒙恩聽障烘焙坊」就是為聽障者建立一個沒有障礙的工作環境,聽障朋友在這裡不只可以學釣魚(烘焙技術),由於生產部所有員工都是聽障者,他們用手語溝通,所以沒有溝通的障礙,這時假如有一位不會手語的聽人想在蒙恩工作,結果會變成,在生產部惟一的身心障礙者就是這位聽得見的人,因為他是惟一無法和同事溝通的人。
蒙恩聽障烘焙坊不只提供魚池給聽障朋友釣魚,烘焙坊也是一個家,在這裡他們不但可以順利就業,他們的身心靈都一起被照顧,他們需要的不是施捨,而是支持,我們邀請社會大眾購買他們做的產品,支持他們的就業,讓台灣能成為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地方……(全文)
by 網氏
台灣人喜歡喝豆漿、吃玉米片當早餐,阿公阿媽的營養補給品很多來自大豆製品,而台灣約占總人口百分之十的素食人口,也有230萬人左右,「黃豆製品」和「素肉」等製品則是素食者大量食物來源,可是,在雜糧自給率只有三成左右的台灣,九成以上的進口黃豆是基因改造食品,進口玉米也有五成是基改而來,生活中充斥的基改食品,究竟我們對它們認識有多少?
多數人聽聞「基改科技」四個字總認為這是屬於科學家的專業,深奧難懂。可是,近年來全球皆掀起一股反基改運動,特別是在2012年9月各地發起的占領基改種子大公司孟山都運動,2013年5月25日全球又有一場「March Against Monsanto」反孟山都遊行,而在台灣,也有一群由農友、民間團體共同成立的「台灣無基改農區推動聯盟」則發起不種基改、不吃基改、不賣基改運動。基改不再是科學家的專利,那是你我每一個人都應該切身了解的食品健康議題。
本期網氏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邀請妳/你深入了解基改科技的爭議與真相,從生活中的基改食品與作物談起,同時從醫學角度一起理解基改存在著何種潛在風險?還有豆娘媽媽與妳/你聊聊,當鄰近各國拒絕基改作物之際,我們仍看到中小學學校或團膳業者所公布的校園午餐菜單,一週當中至少有三道以上用黃豆為原料做成的餐點,這又會產生哪些危機?別錯過精彩內容了…(閱讀全文)
Tags: 女性與消費
by 網氏
兒女的監護權經常是離婚男女最大的困擾,也有許多人經常為了兒女不敢走向第二春,再談下一段感情,可是自己的需求該如何處理,又感到十分困擾;有的人再婚或有了新的感情對象,卻對孩子來去兩個家庭產生許多的困擾與疑惑,如何與孩子啟齒前段婚姻狀況或新的感情發展?如何面對孩子拿自己與另一個家庭相互比較?要如何因應才不致傷了自己和孩子?
面對離婚後種種親子教養與前夫/妻的關係調整,7月20日(2013)台北晚晴協會舉辦「讓春天更有愛-繼親家庭支持計畫──當孩子來去兩個家」成長團體,希望透過相互分享支持,協助離婚男女釐清親子關係與角色定位,讓親子之間建構一個穩定的情感依附與連結。
想要處理這些情境,成長團體講師提出了一個「個體化」的概念,簡單的說即是「夠了解自己,夠清楚自己的需要、期待、角色及在週遭環境裡的位置,不會被外界的情境牽著走,不會因為自己的情緒而看不清楚孩子的需要、忽略孩子的需要」。想要進一步了解成長團體的交流與經驗,讓晚晴社工阿佳、小毛與量量與妳/你一一分享…(閱讀全文)
Tags: 婚姻家庭
by 網氏
1992年起,台灣有58位阿嬤陸續出面指控日軍在二戰期間以欺騙、強擄等手段脅迫她們成為「慰安婦」。如今,20個年頭過去了,歷史所留下的傷口伴隨著這群阿嬤們走過歲月,但沒有羈絆住她們要求日本政府道歉的堅強信念。

2007年8月國際慰安婦日抗議活動。婦援會提供
自2007年首相安倍晉三指慰安婦缺乏證據說,到今年5月大阪市知事橋下徹稱慰安婦是維護軍紀必須說,對於日本政客輪番上演的不當言論、荒謬戲碼,揭起了國際社會甚至日本國內的憤怒,也再次反映當今日本政壇無法面對歷史錯誤的態度。
本期網氏,婦女救援基金會(簡稱婦援會)告訴妳/你這群暴力的倖存者阿嬤們如何從痛苦、憤怒到成為行動者的過程;以及身為年輕一代的我們如何參與這個運動,讓這段歷史不被遺忘。
面對前台籍慰安婦一一凋零,婦援會彷若與時間賽跑般,於2012年底出版獻給前台籍慰安婦阿嬤們的紀念專書《堅強的理由》;歷時2年多的紀錄片作品《蘆葦之歌》,也將於今年9月28日正式舉辦首映。8月14日國際慰安婦日當天,再度到日本外交使館前抗議,進行全球慰安婦團體聯盟同步行動。邀請妳/你加入拆穿日本當朝政客的假面具,一起大聲要求日本政客還原慰安婦的歷史真相…(閱讀全文)
Tags: 女性培力
by 網氏

拒絕口號式的性別平等,而是落實生活的性別正義。Photo by chiang
「Dutch最前線」作者淑怡發表〈「我寧願她帶男朋友回家過夜」淺談荷蘭性教育〉一文,目前已成為網氏最熱門的文章,文中提及荷蘭政府如何「以非常積極正面且務實的態度肯認性行為是健全人格與情感發展的關鍵角色」,因落實性教育有效降低了未成年少女懷孕率至每年每千人1.67人,遠較許多西方國家為低,成為英美國家取經的對象。
在升學主義掛帥下,台灣不像荷蘭發展出系統化的性教育教材與師資,學校與家長甚至嚴禁未成年少年少女婚前性行為,反觀荷蘭的父母,卻是普遍認為進入 青春期之後的小孩自然會有性需求,做家長的責任就是確保當孩子真的準備好要發生性行為時,是在一個安全且衛生的環境下進行。台灣校園內的性教育現況,我們 可從本期台北市女權會在教育現場的分享了解真實情形。
從1997年起,女權會即關心未成年懷孕議題,從事直接服務、出版相關書籍,並自5年前開始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辦理校園講座,協助學校老師與當地社 政、衛政單位作資源連結。並以讀書會方式與學子們互動,至今累積相當多校園宣講的經驗,讓我們理解到在扭曲的教育政策下,多數老師、孩子汲汲趕課業進度, 民間團體與縣市政府教育單位合作的的性別讀書會,被視為「課外活動」,許多學校甚至排不出時間提供學生從事這項「課外活動」…(閱讀全文)
Tags: 性別平等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