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多來,疫情深刻地提醒著:我們距離讓每個人都能使用網路、利用相關的數位工具和技能,來工作、學習和充分參與數位化的世界,還有一段路要走。
全世界仍有半數人口,尚未透過網路連結。而大多數無法透過網路進行連結的人,正是我們在公民社會裡最關心的社群。
這樣的狀況,必須被改變!在數位化世界中,我們不能讓我們的社群更加落後,而我們有能力提供幫助。
i____internet 調查是從公民社會的角度,理解數位落差的第一步。調查成果將作為慈善事業和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並為社群帶來更多資源,來處理上述數位落差的關鍵議題,以及被影響的您和您所服務的對象。
這一切就從這裡開始:請您填寫這份問卷(大約需要 20 分鐘)👉 https://bit.ly/iinternet-tw
並協助傳達給更多的 NPO 夥伴。告訴我們您的需求,並為您所服務的社群發聲。
感謝您參與這個計畫。調查結束後,我們將邀請您繼續這個旅程,一起討論我們所擁有的網路和數位技能;透過系列設計與合作,獲得我們需要的東西。
讓我們共同努力——也為我們的社群——一起終結數位落差!
本調查由 Connect Humanity 和科技濃湯共同合作進行。Connect Humanity 是一個為數位平權所設立的基金,幫助社群建立充分參與數位化社會所需要的網路基礎建設和技能。
by 網氏

日本政黨「維新之會」日前發生疑似性騷擾事件的二位當事人。取自矢板明夫俱樂部粉專
囿於僱傭、職務、性別、種族、族群等多重交織的權力關係,性侵害、性騷擾受害人經常因害怕危及個人的生計、事業發展、社會關係而噤默不語,使得加害人得以繼續行惡。
另一方面,社會環境的氛圍若不利於受害者站出來指控,一旦說出來,輿論可能放大檢視受害者的一言一行,因而造成加害人選擇隱忍、沉默的結果,這就好像質疑某位同志朋友說:「同性婚姻合法化了,你為什麼不出櫃?」在反同、缺乏友善環境中,對出櫃的弱勢一方往往是另一重的壓迫,與權勢性侵害、性騷擾受害者有類同的處境。
一旦有人逾越身體界限,做出疑似性騷擾行為時,被騷擾的另一方是否有選擇說與不說、站或不站出來舉發的自由權利?這是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在其粉專評論日本政壇疑性騷擾事件所拋出來的話題,值得台灣社會一起省思……(繼續閱讀)
本月電子報邀請了和 NPO 有很多 NFT 專案合作經驗的:FAB DAO(福爾摩沙藝術銀行)創辦人黃豆泥,聊聊非營利 NFT 鑄造的多元可能性;三明治工共同創辦人謝若琳則帶來和樂山教養院合作 NFT 的實際專案經驗、操作機制相關分享。
Tags: Nettuesday, 數位新知, 科技濃湯, 網路星期二
近期迴響